FERR-铁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

--反映体内铁存储状态指标,也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样本类型:血清或血浆(EDTA 抗凝)

适用仪器:本试剂盒适用于绝大多数主流生化分析仪

试剂盒优势

1.胶乳免疫比浊法,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线性范围宽,6~450 ng/mL

3.校准品定值溯源至NIBSC94/572

 

指标简介

铁蛋白(ferritin,Ferr)为体内铁的存储形式,在体内铁代谢上发挥调节作用。铁蛋白由24个亚基及2500个左右Fe3+构成,分子呈球形,分子量因 Fe3+含量不同而异,一般≥440kD。Ferr是反映人体内储存铁含量的重要指标,可以指示人体内铁离子的缺乏状态和使用铁治疗的状况,另外其水平受炎症状态、慢性疾病、肿瘤等因素影响而上升。

 

检测原理

样本中的铁蛋白和特异的抗血清形成不可溶性复合物,其浊度增加引起的吸光度变化与样本中铁蛋白含量呈正相关,检测吸光度的变化可计算出样本中铁蛋白的含量。

 

临床应用

  • 缺铁性贫血/非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①缺铁性贫血:由于体内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时发生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特点是血清铁、铁蛋白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②非缺铁性贫血:如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由于骨髓细胞增生紊乱,铁利用障碍,红细胞系统增生与破坏加速,血清铁浓度、铁蛋白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 铁蛋白也是感染期间的急性期蛋白反应物,在许多情况下血清铁蛋白含量都会升高,其升高被认为是一些疾病状态的标志。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时,炎症反应被激活,铁蛋白参与炎症反应[1]
  • 研究发现,儿童脓毒症患者中,血清铁蛋白>500μg/L者死亡风险增加3倍,因此认为铁蛋白可作为儿童脓毒症的早期预后指标[2]
  • 铁蛋白与肿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手术、放疗或化疗后肿瘤好转时铁蛋白下降,恶化时升高,故可用铁蛋白作为疗效和病情判定的有效指标。
  • 肝癌、胰腺癌、卵巢癌、肺癌、乳腺癌和神经母细胞瘤均可使血清铁蛋白升高。铁蛋白升高是卵巢癌、肺癌和乳腺癌的可靠预后生物标志物。胃癌、直结肠癌、食道癌、鼻咽癌等,血清铁蛋白不升高或很少升高[3]血清铁蛋白越高,提示肿瘤患者远期预后越差,并且其治疗后下降越明显,提示疗效越好[4]
  • 铁蛋白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成年人Still病等多种风湿性疾病的活动期均可增高[5]
  • 铁蛋白参与肝脏疾病进展并可反映肝脏损伤情况,其在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硬化和肝包虫病等疾病的诊断、进展评估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适用科室

适用科室

适检人群

血液科

遗传性血色病,铁缺乏症,缺铁性贫血,非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消化内科/肝病科/肝胆外科

各种肝病,尤其是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硬化和肝包虫病

风湿免疫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成年人Still病,纤维肌痛综合征

妇产科

准妈妈,孕产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妇科恶性肿瘤等;青春期异常子宫出血

儿科

早产儿,双胎或多胎,疑似铁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患儿

老年科/内分泌科

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肥胖,高血脂

肾内科

慢性肾脏病患者

心内科

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

感染科/急诊科/ICU

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脓毒症

肿瘤科

各种肿瘤患者,尤其是

神经内科/精神科

不宁腿综合征

 

参考文献

[1] 国际儿科学杂志, 吕.J., 血清铁蛋白及其与感染的研究进展. 2022. 49(4): p. 4.
[2] Garcia, P.C., et al., Ferritin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Acta Paediatr, 2007. 96(12): p. 1829-31.
[3] Worwood, M.J.C.i.H., Ferritin in human tissues and serum. 1982. 11(2): p. 275.
[4] 程诗佳, et al., 铁蛋白为肿瘤诊治提供新的视角. 2017. 4(2): p. 5.
[5] Orbach, H., et al., Novel biomarkers in autoimmune diseases: prolactin, ferritin, vitamin D, and TPA levels in autoimmune diseases. Ann N Y Acad Sci, 2007. 1109: p. 385-400.

 

指南共识

相关产品

相关产品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注意:请务必准确填写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