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G-β2-微球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
--肾小管功能监测指标,高血压和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样本类型:新鲜无溶血血清
适用仪器:本试剂盒适用于绝大多数主流生化分析仪
试剂盒优势
1.胶乳免疫比浊法,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精密度高,CV≤5%
3.通过设置稀释参数,可报告范围宽,2~160mg/L
指标简介
1968年,Berggard等从肾脏病患者尿液中分离出一种小分子蛋白,分子量为11.8KDa,由11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血清中的分泌型含99个氨基酸,由于其分子量较小,电泳显带在β2区,故命名为β2微球蛋白( beta 2 -microglobulin, β2-MG)。β2-MG由人体内大多数有核细胞合成分泌,最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而肿瘤细胞表面也有β2-MG 的异常表达。β2-MG在细胞表面并不是以锚定的形式存在,其可与外周循环中的β2-MG交换,因此健康个体血清、尿液及其他体液中可有较低水平的β2-MG存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β2-MG参与机体的许多病理生理学过程,包括炎症、肿瘤、动脉粥样硬化、肾脏和心脑血管疾病,在肾功能损伤、自身免疫疾病、某些感染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中其血清含量明显升高。
检测原理
人血清样本中的β2-MG与试剂中适量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吸光度改变,在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吸光度的改变与人血清样本中的β2-MG含量成正相关。
临床应用
- 血β2-MG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是早期诊断肾小球病变的敏感指标。血清β-MG比Cr能更好地估计GFR变化。当GFR中度改变时,测定血β2-MG 比Cr更敏感、准确,是早期诊断肾小球病变的敏感指标[1]。
- 尿β2-MG是评价近端肾小管功能的敏感指标,并且能反映近端肾小管损伤的程度[2]。尿β2-MG可用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肾小管受累的早期筛查。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3]指出,推荐对G3a~5A1期DKD患者,即尿白蛋白阴性的DKD患者,进行肾小管受累的早期筛查;筛查指标包括尿液β2-MG,排除影响因素后依据2~3次进行结果判定。
- 鉴别尿蛋白的来源。因为近曲肾小管是β2-MG在体内处理的唯一场所,一旦肾小管轻度受损,尿β2-MG显著升高。肾小球受损则以血β2-MG升高为主。也可借助于尿中白蛋白与β2-MG比值(Alb/β2MG)用于肾小球与肾小管性蛋白尿的鉴别。若尿中Alb/β2-MG>1000,高度提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0则提示肾小管疾病[2]。
- 尿路感染的鉴别。尿β2-MG测定有助于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易影响肾小管对分子蛋白质的再吸收,尿β2微球蛋白升高,而下尿路感染尿β2微球蛋白不会升高。
- 尿β2-MG可用于肾脏病的鉴别诊断与分型。临床上肝肾综合征(HRS)和急性肾小管坏死(ATS)难以区别,测定尿β2-MG可作出鉴别,即HRS 患者尿β2-MG(0.155±0.043)mg/L显著低于ATS(3.286~100.504)mg/L。这是因为 β2 -MG是低分子物质,从肾小球滤过后,全部被近曲肾小管重吸收,当肾小管坏死时,则重吸收减少,使尿β2-MG 显著增加。在急性肾盂肾炎时,因肾脏受累,尿β2-MG升高,而单纯细菌性膀胱炎则正常;慢性肾盂肾炎发作期患者尿β2-MG 明显升高,而非发作期则正常,故以资鉴别。肾炎性肾病、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及低补体性肾炎患者尿β2-MG均明显升高。因此,尿β2-MG对肾病鉴别诊断与临床分型重要参考价值[2]。
- 血β2-MG可作为判断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并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研究发现[4],肾功能不全代偿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组、肾功能衰竭组和尿毒症组的血清β2-微球蛋随着病情程度持续增高,血β2-MG可作为判断早期肾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并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 血、尿β2-MG可作为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和排斥反应的敏感指标。目前认为动态监测血、尿β2-MG水平可作为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和排斥反应的敏感指标。在肾移植术中,血、尿β2-MG均升高,一般在肾移植术后2~3d上升至峰值,尔后逐渐降低,再度升高者,提示有排斥反应。β2-MG测定用于监护肾移植排斥反应较Cr更敏感,一旦发现血、尿β2-MG 增高提示有早期排斥;若血β2-MG正常而尿β2-MG持续升高则提示慢性排斥,抗排斥成功后二者均降至正常[2]。
- 血β2-MG与急性肾损伤(AKI)。钟方财[5]研究发现,对照组血β2-MG与AK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病情加重呈进行性增高,说明血β2-MG能观察AKI的早期变化,有助于早期评估肾功能状况和判定疗效。
- 在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糖尿病肾病(DN)表现时,其肾功能已有些异常改变。测定血β2-MG含量是检测糖尿病患者轻度肾功能减退和观察疗效简便、准确而敏感的方法,而有研究证明尿β2-MG测定对DN的早期诊断比血β2 - MG更敏感[6]。尿β2-MG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筛查有重要意义。袁欣欣等[7]研究发现,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尿β2-MG组DR进展快于低尿β2-MG组。尿β2-MG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筛查对发现DR有重要意义。
- 血β2-MG测定在肿瘤中的应用。β2-MG在正常机体的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水平低,而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表达水平升高,主要功能是参与调控肿瘤细胞中信号传导,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及血管生成,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肿瘤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目前已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证实,以β2-MG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有望成为肿瘤新一代的靶向药物[8]。几乎所有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中均能观察到血清β2-MG显著升高,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各种白血病(髓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9, 10]。β2-MG是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之一,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可作为评价消化系统肿瘤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参考因素之一[8]。研究发现[11],血β2-MG可作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疗效的重要监测指标,可成为前列腺癌中判断肿瘤负荷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 血β2-MG与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显示β2-MG 在心血管疾病( CVD) 中有重要预测意义。β2-MG 预测CVD风险原因尚不清楚,β2-MG 作为一个炎症指标,也可能通过参与血管壁淀粉样蛋白形成直接损伤血管。血清β2-MG水平与死亡、心血管事件(冠心病、卒中和心力衰竭) 强相关。血清β2-MG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血中β2-MG稳定且易于测量,有助于临床医生对于高危人群优化预防干预措施[12]。血β2-MG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水平明显增高,用于评估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梗死体积和炎性反应程度,而且有可能作为一种炎性介质参与调节炎性反应,因此有望成为卒中后免疫炎症治疗干预的靶点[13]。血β2-MG水平升高可能是中年女性缺血性卒中风险增高的生物标志物,在无CKD的受试者中进行的亚组分析同样得出了相似的结论[14]。因此,β2-MG可作为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适用科室
适用科室 |
应用 |
肾内科 |
肾功能不全,如肾小球损伤早期、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狼疮肾、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
肿瘤科 |
肝癌等 |
血液科 |
IgA型骨髓瘤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尿AMG是反应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 |
参考文献
[1] Viberti GC, Keen H, Mackintosh D. Beta 2-microglobulinaemia: a sensitive index of diminishing renal function in diabetics. Br Med J (Clin Res Ed). 1981 Jan 10;282(6258):95-8.
[2] 侯振江,张宗英. β2-微球蛋白测定在肾脏病中的应用[J]. 医师进修杂志,2001,24(8):54-55.
[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5):379-385.
[4] 刘婷婷. 血清β2-微球蛋白对早期肾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4):510-511.
[5] 钟方财. 血清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检测对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72-3073.
[6] 曾淑芳,方凤珍.尿微量白蛋白,血尿β2—M及尿THP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意义[J].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2, 8(3):2.
[7] 袁欣欣,杨少华,高忠爱,等. 尿液β2微球蛋白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价值的前瞻性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3):201-205.
[8] 王娟,钟春生,张朝阳. β2微球蛋白与肿瘤[J]. 国际肿瘤学杂志,2018,45(7):423-426.
[9] 黄力君,齐振华. β2-微球蛋白与乳酸脱氢酶检测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 白血病·淋巴瘤,2007,16(3):188-189.
[10] 许晓倩,王健民. β2微球蛋白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临床意义[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05,26(7):444-446.
[11] 郭毛毛,许志斌,卞浩,等.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J].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4,44(4):625-628.
[12] 袁凯晴,姜晓艳. 血清β2微球蛋白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实用老年医学,2021,35(8):879-882.
[13] Li Z G , Zhou X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serum β2-microglobulin levels[J].Journal of Acute Disease, 2016, 5( 4):281-285.
[14] Rist PM, Jiménez MC, Rexrode KM. Prospec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β2-microglobulin levels and ischemic stroke risk among women. Neurology. 2017 Jun 6;88(23):2176-2182.
指南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