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O 肌红蛋白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

--急性心梗的早期敏感指标

样本类型:全血或血浆

适用仪器:PATHFAST床旁化学发光心脏标志物检测仪

试剂盒优势

1.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采用专利MAGTRATION®分离技术

2.船式单人份试剂,避免浪费

 

指标简介

肌红蛋白(myoglobin,Mb或Myo)是一种在心脏和骨骼肌发现的低分子量的血红素蛋白。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心肌坏死时,肌血蛋白是第一个高于正常水平的信号物。它在1-3小时之内逐渐增加并高于基线,加速急性心梗。6-12后达到峰值24-36小时后回到基线1-3。在没有骨骼损伤或与心脏无关的肌血球素流通的其他情况下,检测血液中的肌红蛋白含量可用作诊断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标志,一些研究证明肌红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快速灵敏检测方法,应用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阶段的诊断,特别是在胸片检测一小时后结合ECG作为出现胸痛的患者排除心肌梗塞的依据。

 

检测原理

PATHFASTMYO程序是以CLEIA与MAGTRATION®为基础。在这个程序中,碱性磷酸酶标记抗MYO单克隆抗体与包被了抗MYO单克隆抗体的磁性粒子与样本进行混合。样本中的MYO与抗MYO抗体结合形成一种带有酶标记抗体与包被有抗体的磁性粒子的免疫复合物。在去除游离的酶标记抗体后,一种化学发光酶作用物加入到免疫复合物中。在短暂的孵化后,检测到酶反应产生的发光。检测到的发光亮度与样本中MYO浓度相关,其可通过标准曲线算出。(*MAGTRATION®是一种B/F分离技术,磁性粒子在洗液管中被清洗,是精密系统科学的注册商标。)

 

临床应用

  •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的1~3 h内血清Mb水平会迅速升高,4~12 h达到峰值,24 h后恢复正常水平。若Mb水平重新升高应考虑心梗再发或者心肌梗死面积扩大[1]。研究表明[2],Mb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高于健康人群,提示心肌受损,Mb可能对于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心肌损伤时,Mb2~3h即可出现升高状况,患者在恢复期具有较高的恢复速度,部分学者认为针对心肌梗死心电图不能够明显改变的患者,Mb阴性可进行有效的排除诊断[3]
  • 暴发性心肌炎(FM)是一种心肌炎症过程,是儿童心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具有起病快、进展急、病死率高等特点。对于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检测血清Mb水平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Mb与肾功能损伤:Mb清除率相对于肌酐清除率低,且不受肾小球滤过率(GFR)影响,也可作为挤压综合征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肾小管细胞因肾脏缺血、缺氧和ATP含量急剧下降而受损。新近研究发现,Mb可引起氧化应激,造成NO生成增加,继而导致肾脏线粒体功能损伤[4]

 

适用科室

适用科室

疾病

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心肌炎,冠心病等

急诊科

用于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监测高温中、创伤性肌损伤等情况

重症监护科(ICU)

用于监重症患者的肌肉损伤程度,评估神经肌疾病的发情况

动医学科

用于评估运动的肌肉损伤程度,监测动后的恢复情况

神经内科

用于辅助诊断神经肌肉疾病,肌无力、多性肌炎等

骨科

于评估骨折、挤压伤等导致的肌肉损伤况

 

参考文献

[1] 郭爱霞, 许敏, and 李萃萃, 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临床研究, 2022. 30(12): p. 116-119.
[2] 谢振林, et al., 心锚重复蛋白、肌红蛋白、α1-微球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 23(3): p. 47-49,60.
[3] 涂为民, 脑钠肽、肌红蛋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21): p. 3184-3186.
[4] 王延庆, 韩玉珍, and 黄立锋, 血清肌红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 实用医学杂志, 2019. 35(24): p. 3859-3863.

 

指南共识

相关产品

相关产品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注意:请务必准确填写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