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天门冬氨酸底物法)

--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程度及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

样本类型:血清或肝素锂抗凝血浆

适用仪器:本试剂盒适用于绝大多数主流生化分析仪

试剂盒优势

1.采用IFCC推荐方法

2.精密度高,CV≤5%

3.校准品定值溯源至IFCC参考方法,准确度满足GBW(E)090593的要求

 

指标简介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原称谷草转氨酶(GOT),是另一种转氨酶(相对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天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形成谷氨酸和草酰乙酸。AST广泛存在于全身多种组织,按含量多少大致顺序为心脏、肝脏、骨骼肌、肾脏等,这些组织损伤或坏死时,血清中AST升高。AST在细胞内定位于线粒体(ASTm)和胞质(ASTs)中,同ALT,但约70%为ASTm[2]。细胞轻度损伤时,为细胞质内酶ASTs释放;严重细胞损伤或细胞坏死则导致线粒体内酶ASTm释放入血液。故当细胞损伤严重或坏死时,血清AST升高明显[3]

 

检测原理

AST催化 L-天门冬氨酸的氨基转移至α-酮戊二酸,生成草酰乙酸和 L-谷氨酸。苹果酸脱氢酶(MDH)催化草酰乙酸还原的同时,将还原型辅酶Ⅰ(NADH)氧化成氧化型辅酶Ⅰ(NAD+)。在340nm处测定NADH吸光度的下降速率,即可计算出AST的活力。

 

临床应用

  • 肝脏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血清AST测定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实验诊断,可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程度。急性肝损伤时,AST升高幅度不如ALT明显,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情况下AST升高明显,可能超过ALT。AST/ALT比值可用于急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此外,AST/ALT比值还可用于判断肝损害严重程度、肝病进展情况以及酒精性肝病的诊断等。
  • 心脏损伤的辅助诊断:血清AST水平与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有关,可作为心脏疾病诊断及检验治疗效果的辅助指标。
  • 其他疾病的诊断参考:在胆道疾病、肾脏或胰腺损伤、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等情况下,血清AST也可能升高。此外,AST测定还可用于判断妊娠期肝脏疾病的转氨酶活性变化,如妊娠脂肪肝、妊娠期病毒性肝炎、HELLP综合征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
  • 疾病预后的评估:AST/ALT比值是多种癌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预测单发小肝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及胰腺导管腺癌等患者的术后复发、预后情况。

 

适用科室

适用科室

适检人群

肝病科/消化内科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功能衰竭、肝纤维化

心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肌损伤、心肌炎

妇产科/产科

妊娠期妇女(尤其是妊娠脂肪肝、妊娠期病毒性肝炎、HELLP综合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

肿瘤科

肝癌、胃癌、食管癌、直肠癌、胰腺导管腺癌等癌症(主要用于预后评估)

急诊科

急性胸痛或腹痛

感染科

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肾内科

肾脏损伤)

呼吸内科

肺炎

其他科室

服用可能引起肝损伤药物、胆道疾病、胰腺损伤、肌炎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及评价共识[J].中华消化杂志, 2010, 30(005):331-340.
[2] 尹一兵, 倪培华.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M].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3] 尚红, 王毓三,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4] 盛颖,宗春华,陈湄湄,等.血清谷草转氨酶极度升高的病因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 1999, 19(1):54-54.
[5] 崔春吉,李永宇,金幸,等.肝硬变病人血清AST/ALT比值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 2003, 10(5):1.
[6]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9, 37(1):9.
[7]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 38(1):8.
[8]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4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4, 47(11):1069-1090.
[9] 许浩生. 心脏病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21-22.
[10] 张伟,张宇波,张丹阳,等. 术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对小肝癌患者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2024,31(4):522-527.
[11] 韩帮岭,汪亦民,薛英威.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0, 23(1):6.
[12] 崔娟娟,王玲燕,俞岑明.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比值与食管癌放化疗预后的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 2023, 38(7):1128-1131.
[13] 赵鹏跃、李松岩、杨星朋、刘智龙、宋建霖、何长征、杨宇、滕达、柳辛墨、胡时栋、杜晓辉.术前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二者比值与直肠癌不良预后关系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0, 29(11):5.
[14] 李明泰,崔成昊,王砚伟,等. 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作为胰腺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预后标志物的临床研究[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24,30(2):124-129.
[15] 中华中医药学会. 黄疸诊疗指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6):118-120.
[16]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病毒性肝炎健康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1, 15(4):9.
[17]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J]. 实用肝脏病杂志,2023,26(3):后插1-后插22.
[18]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31(4):355-384.
[19]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中国人民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等.成人急性肝损伤诊疗急诊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 2024, 44(1):5-12.

 

指南共识

相关产品

相关产品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注意:请务必准确填写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