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B-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

--早期肾功能损伤敏感指标,慢性肾脏病筛查、诊断、危险分层指标

样本类型:24小时尿混匀或随时留尿

适用仪器:本试剂盒适用于绝大多数主流生化分析仪

试剂盒优势

1.免疫比浊法,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尿液样本,易获取,无创伤

3.精密度高,CV≤5%

 

指标简介

1982年Viberti等发现糖尿病患者尿中总蛋白在正常范围,而尿白蛋白排泄增加的现象,首先提出了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MALB)的概念。白蛋白是血浆重要的蛋白质之一,在通常情况下,白蛋白的分子大(66.3kD),带负电荷,不能越过肾小球基底膜,即使有少量滤入原尿,也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在健康人尿液中仅含有很低浓度的白蛋白(<30mg/24h),所以又被称为"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当肾小球基底膜受到损害(即使是早期的轻微受损)使其通透性改变时,白蛋白可进人尿液中,尿液白蛋白浓度持续升高,出现白蛋白尿[1]。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对尿白蛋白排泄率异常的定义见下表5[2]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对尿白蛋白排泄率异常的定义说

类别

随机尿
UACR(mg/g)

24h尿
UAE(mg/24h)

某时段尿
UAE(μg/min)

正常白蛋白尿

<30

<30

<20

微量白蛋白尿(MAU)

30~300

30~300

20~200

大量白蛋白尿

>300

>300

>200

其中:UACR为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E为尿蛋白排泄率

个体间UAE的差异系数接近40%,与之相比UACR更加准确、稳定且检测方法方便,只需要检测单次随机晨尿即可,故推荐采用随机尿(清晨首次尿最佳)测定ACR反映尿白蛋白的量,作为慢性肾脏病(CKD)筛查、诊断、监测以及随访的优选指标[3, 4]。一般认为患者在3个月内多次测量UACR,若有2次以上异常,并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可考虑诊断白蛋白尿[5]

 

检测原理

人尿中微量白蛋白与试剂中适量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产生浊度,在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浊度的高低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成正相关。

 

临床应用

  • 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是慢性肾脏病(CKD)的筛查、诊断、疾病进展监测、危险分层指标,也是心血管疾病的窗口指标。作为功能性损伤标志物,尿微量白蛋白既是反映肾小球屏障损伤的标志物,也是反映肾小管重吸收损伤的标志物[5]
  • CKD的筛查与诊断。对CKD实行早期筛查,实现早诊早治,可早期发现潜在CKD患者以及CKD并发症,对降低发生率、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人CKD早期筛查的目标人群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我国CKD发生的高危人群[6]。建议对CKD高危人群至少每年筛查一次尿白蛋白;如无尿白蛋白定量检测条件,可考虑尿常规进行初步筛查,如有异常再行尿白蛋白检测[7]。根据2012年KDIGO慢性肾脏病评估及管理临床实践指南,CKD的诊断指标包括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mg/g][7]
  • 急性肾损伤(AKI)进展为CKD的风险评估。AKI是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短时间内肾功能急剧下降,体内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AKI进展为CKD或ESRD的危险因素中包括白蛋白尿,持续白蛋白尿、AKI肾功能恢复延迟等则提示较高的进展至CKD的风险[8]
  • CKD患者的管理。CKD根据GFR分期和白蛋白尿分级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7]。 UACR和eGFR除作为分期依据外,也应作为糖尿病合并CKD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9]
  • UACR有独立预警心血管事件的价值。尿白蛋白是衡量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对大分子的渗透性指标,许多肾脏疾病尿蛋白增加早于GFR下降。多项研究证实,UACR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如进展至ESKD,发生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存在CKD进展和CVD发展的高风险[10]。研究表明,在心血管事件(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中,UACR会明显增高,因此认为UACR有独立预警心血管事件的价值,此类患者很有必要进行UACR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及评估冠心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11]。因此,监测微量蛋白尿(MAU)不仅有助于发现早期肾脏损害,还可为心血管高危患者的危险分层与制定个体化干预策略提供依据。积极控制UACR可显著改善CKD患者临床终点事件,当患者基线UACR>30mg/g时,其干预效果更强[7]。CKD的早期筛查及诊断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ESRD及心血管风险。推荐优选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作为尿白蛋白排泄的筛查手段,24h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UACR诊断价值相当,样本收集较为繁琐,可在UACR变异性较大时选用[9]。《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12]推荐尿微量白蛋白(mAlb)作为专项心血管病相关生物标记物。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百尿(MAU)时表明肾脏早期受损,也预示心血管系统已发生早期病变。建议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无症状成年体检人群,在评估心血管病危险时检测mAlb。没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中度危险的无症状成年体检人群,在评估心血管病危险时,可视情况检测mAlb。

 

适用科室

适用科室

适检人群

备注

肾内科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CKD的高危人群之一,需要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内分泌科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肾脏损伤,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疾病患者

尿微量白蛋白是心血管疾病的窗口指标,有助于评估心血管风险

老年科

老年人(年龄≥65岁)

老年人是CKD发生的高危人群,应进行早期筛查

妇产科

有先兆子痫病史的女性

先兆子痫是CKD的高危因素之一

风湿免疫科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易继发CKD

肿瘤科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易继发CKD

感染科

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

如HIV、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泌尿外科

泌尿系统结石或梗阻性肾病患者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CKD

全科医学科

高尿酸血症、肥胖患者

这些人群是CKD的高危人群

体检中心

健康体检人群

用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高血压杂志》编辑委员会. 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干预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5):423-428.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 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11):792-801.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 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11(1):15-28.
[4] 上海市肾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 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38(5):453-464.
[5] 张俊清,苏白海,张捷,等. 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预测与诊断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21,60(6):522-532.
[6] 汤曦,石运莹,王俭勤,等. 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早期筛查临床路径专家建议(2023版)[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3):198-205.
[7] 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2023,62(8):902-930.
[8]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专家组. 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42):3332-3366.
[9]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 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4,40(6):455-461.
[10]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管理指南(2023年版)[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3,39(1):48-80.
[11] 韦景勇,韦德新.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0):33-34.
[12]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等. 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6):398-412.

 

指南共识

相关产品

相关产品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注意:请务必准确填写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