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免疫球蛋白A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
--用于诊断、监测感染、急性炎症和免疫性疾病指标
样本类型:血清或肝素锂/EDTA-K3 抗凝血浆
试剂盒优势
1.精密度高,CV≤5%
2.超长效期24个月
3.校准品定值溯源至国际参考物质ERM-DA470k
指标简介
IgA分子量约160kD,血清型IgA为单体,有IgA1、IgA2两个亚类,含量2~2.5g/L,约占总Ig的10%。分泌型IgA在局部(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黏膜)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1]。IgA(免疫球蛋白 A)的生物功能:黏膜免疫防御、抗原清除、免疫调节。
检测原理
IgA与试剂中适量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吸光度改变,在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吸光度改变的大小与IgA含量成正相关。
临床应用
- IgA 升高: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等疾病。在多发性骨髓瘤中,浆细胞异常增殖产生大量单克隆 IgA;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机体产生过多 IgA。
- IgA 降低:多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由于遗传因素导致 B 细胞发育障碍,不能正常合成 IgA 等免疫球蛋白;此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恶性肿瘤等也可能导致 IgA 降低。
- RA患者血清IgG、IgA及IgM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且活动期高于缓解期,活动度越高,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说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与RA及其病情活动有关。该研究结果与刘彦卿等人对RA患者免疫指标水平变化的分析结果相一致[2]。
-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系统与新生儿感染性的疾病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病情严重及预后的可靠指标。
适用科室
适用科室 |
对应病症 |
风湿免疫科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 |
肾内科 |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 |
血液科 |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 |
感染科 |
慢性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恢复期 |
儿科 |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与免疫球蛋白缺乏有关,可以帮助儿科医生判断儿童是否存在免疫缺陷 |
参考文献
[1] 尚红, 王毓三,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第4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 肖雪野, 抗 CCP 抗体、补体及免疫球蛋白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7. 23(4): p. 514-517.
指南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