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FA-游离脂肪酸测定试剂盒(ACS-ACOD法)
--脂代谢异常的新指标,反映脂质代谢、糖代谢和内分泌机能的灵敏指标
样本类型:血清
适用仪器:本试剂盒适用于绝大多数主流生化分析仪
试剂盒优势
1.采用酶法测定,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线性范围宽,0.05~3.00 mmol/L
指标简介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又称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sterified fatty acid,NEFA),指血清中未与甘油、胆固醇等酯化的脂肪酸,主要是长链脂肪酸。NEFA由油酸、软脂酸、亚油酸等组成,大部分游离脂肪酸与白蛋白结合(FFA不溶于水,与血浆中白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可被运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存在于血液中。正常情况下,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少,约占总脂肪酸含量的5-10%。游离脂肪酸是血液中能直接参与代谢的脂质,被骨骼肌、心肌、脑和其他组织吸收和利用,为供能的物质来源,是最活跃的代谢物,同时参与细胞增殖、炎症反应、激素调控等,也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信号分子[1]。游离脂肪酸需要通过相关受体在调节机体脂代谢、炎性反应、激素分泌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游离脂肪酸受体(free fatty acid receptor,FFAR) 是一类由FFA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在人体内广泛表达,参与调节代谢、炎症反应等关键的生理过程[2]。游离脂肪酸在生命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系列研究发现糖尿病、肥胖、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等众多疾病与游离脂肪酸的浓度变化有密切关系,而近年来发现游离脂肪酸对于某些肾脏疾病、胎儿的发育,乃至癌症均有影响。
检测原理
游离脂肪酸(NEFA)在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作用下与辅酶A(CoA)生成酯酰辅酶A(Acyl CoA),酯酰辅酶A在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D)的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H2O2),H2O2再经过氧化物酶(POD),4-氨基安替吡啉(4-AAP)与N-乙基-N-(2-羟基-3-磺丙基)-3-甲基苯胺(TOOS)反应,生成醌亚胺色素。醌亚胺在546nm左右的吸光度与样本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呈正比。本法简称为ACS-ACOD法。
临床应用
- 游离脂肪酸(FFA)是反映糖类、脂类代谢及人体内分泌机能的灵敏指标,其浓度变化对糖尿病、重症肝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等疾病的筛查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评估上述疾病的风险因素。
- 游离脂肪酸升高的疾病因素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症肝功能障碍等,非疾病因素多由生理性因素导致,如饮食、运动、应急情况均可导致游离脂肪酸生理性升高,服用药物如避孕药、肝素、烟碱、磺胺丁脲等也可使游离脂肪酸升高[1]。
- 游离脂肪酸降低的疾病因素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垂体功能减退症、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胰岛细胞瘤等,非疾病因素多由应用药物导致,如服用阿司匹林、烟酸、普萘洛尔等药物[1]。
- 游离脂肪酸与糖尿病:FFA是重要的致胰岛素抵抗物质,也是胰岛素抵抗存在时的重要标志。高FFA血症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监测体内FFA水平,可了解胰岛素抵抗存在与否及程度高低,对2型糖尿病(及妊娠期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游离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3],过高的游离脂肪酸导致的高游离脂肪酸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高浓度NEFA能引起高纤维蛋白原血症,血粘度升高,血管纤溶活性降低,血管壁纤维蛋白原沉积,对肝素有拮抗作用。高纤维蛋白原常促使血小板及红细胞凝集,纤溶活性降低,使动脉向着粥样硬化方向发展,原有的粥样硬化加重。高FFA血症与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可作为冠心病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 游离脂肪酸与肝脏疾病[4]:血清或肝脏中NEFA浓度略有增加即可损伤肝细胞。高脂血症时,脂肪分解NEFA加快使血中NEFA含量增加;当肝细胞摄取过多的NEFA,超过了线粒体对NEFA的氧化能力,促使其合成TG增加,当肝细胞内TG合成的速度过快,并蓄积达到一定程度,即形成脂肪肝。游离脂肪酸对肝脏的损伤是多方面的,包括细胞毒性、加强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毒性作用、促进肝细胞凋亡、诱发肝纤维化等,当然,游离脂肪酸的种类不同,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也不尽相同[5]。
- 游离脂肪酸与高TG血症性胰腺炎 (HTGP):HTGP有血淀粉酶不高、病情重、反复发生、病死率高等特点,FFA可引发高TG血症性胰腺炎 (HTGP) 已达成共识,并且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减少血液中FFA含量及抑制其生物活性可有效防止HTGP的发生并减少其复发[6]。
- 游离脂肪酸与其他疾病:FFA可作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FFA和CC联合检测临床诊断有效性更佳[7]。
- 有研究报道,FFA可用于肺腺癌的辅助诊断[8]。胰腺癌、肾癌和子宫内膜癌等血中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是这些癌症的风险因素;升高的游离脂肪酸可作为这些癌症的常规检测指标[3]。
适用科室
适用科室 |
适检人群 |
内科/内分泌科 |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NEFA↑),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垂体功能减退症、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NEFA↓),代谢综合征,高脂血症,肥胖及超重 |
心内科 |
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
肾内科 |
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
消化内科/肝胆科 |
重症肝功能障碍及其他肝脏疾病患者(脂肪肝、脂肪性肝炎等)、急性胰腺炎 |
妇产科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肿瘤科 |
胰岛细胞瘤、肺癌、胰腺癌、肾癌和子宫内膜癌等 |
骨科/风湿免疫科 |
强直性脊柱炎 |
体检科/体检中心 |
体检人群 |
参考文献
[1] 尹一兵, 倪培华.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M]. 第1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 陈敬华,李建妍,李琪. 游离脂肪酸受体在肺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呼吸杂志,2024,44(2):235-240.
[3] 于佳雪,徐亚伟,肖丹,等.游离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10):4.
[4] 徐正婕,范建高,王国良. 游离脂肪酸在脂肪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2):127.
[5] 舒梅铃,邓明明. 游离脂肪酸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中的作用[J]. 广东医学,2014,35(15):2456-2458.
[6] 陈南刚. 血清游离脂肪酸检测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症诊断中的意义[J]. 浙江医学教育,2015(2):61-63.
[7] 覃巍,廉凯,郭青.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20):1670-1673.
[8] 赵树艳,张丽娜,么建立. 肺腺癌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改变的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7):2579-2581.
指南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