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分型和疗效观察指标

样本类型:新鲜无溶血血清

适用仪器:本试剂盒适用于绝大多数主流生化分析仪

试剂盒优势

1.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线性范围宽,5~120 IU/mL

3.校准品定值溯源至WHO/W1066

 

指标简介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是一种针对人变性免疫球蛋白IgG分子Fc片段的特异抗体,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最早使用的血清学指标。RF具有IgM、IgG、IgA、IgD和IgE5种类型,以IgM型为主,其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70%~90%,临床上对RA的诊断、分型和疗效观察通常以检测IgM型RF为主。

 

检测原理

人血清样本中的RF与试剂中胶乳颗粒交联的变性的IgG抗体反应,形成不溶性的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液吸光度改变,在抗体量一定的条件下,吸光度的改变与人血清样本中的RF浓度成正相关。

 

临床应用

  •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将RF作为RA诊断标准之一,RF阳性支持RA诊断。
  • 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风湿病学会联盟(EULAR)发布的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则将RF或抗CCP抗体作为血清学指标。
  • 除了早期诊断,RF和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对RA的病情尤其是关节的侵蚀性病变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研究表明,ACPA阳性的未分化关节炎患者3年内进展为RA的概率约为90%,其原因可能与RF和ACPA参与疾病的致病过程有关。因此,抗体持续阳性与疾病严重程度、疾病的放射学进展、残疾及病死率增加相关,可作为评价RA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协助医生确定最佳治疗方案[1]
  • 在RA的诊断中,需要注意的是RA患者血清RF多为阳性,而骨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RF皆为阴性,用于鉴别[2]
  • RF可在许多非风湿性疾病中出现,如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

 

适用科室

适用科室

适检人群

风湿免疫科

有对称性多关节肿痛,尤其累及小关节者;关节疼痛、肿胀者;怀疑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进行早期筛查、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的患者;患有其他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需评估病情及鉴别诊断的患者

呼吸内科

合并肺部疾病且怀疑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难治性RA患者

心内科

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且需监测心血管疾病等常见合并症的患者

骨科

患有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其他结缔组织病所致关节炎,需与RA进行鉴别的患者

感染科

患有多种病毒、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如艾滋病、结核病、锥虫病等,需排查RF阳性情况及与原发病关系的患者

肿瘤科

患有恶性肿瘤,尤其是放疗和化疗后,需监测RF变化及与疾病关系的患者

老年科

70岁以上老人,正常人群中约有10%~25% RF可出现低滴度阳性,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RF意义者

体检科/体检中心

普通人群早期筛查RA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自身抗体检测专业委员会,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21,60(6):516-521.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270.

 

指南共识

相关产品

相关产品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注意:请务必准确填写信息,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