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测定试剂盒(FAPGG 底物法)
--ACE活性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样本类型:血清
适用仪器:本试剂盒适用于绝大多数主流生化分析仪
试剂盒优势
1.采用酶法测定,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2.线性范围宽,5~150 U/L
指标简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又称激肽酶Ⅱ或肽基-羧基肽酶,属血管内皮细胞膜结合酶,由肽的C端将氨基酸切为两段变换而来,可使肽链C端二肽残基水解。ACE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以附睾、睾丸及肺的含量较丰富,其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ACE活性最高。它附着于内皮细胞表面可被分解释放入血循环。
检测原理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催化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同时促使FAPGG(呋喃丙稀酰三肽)分解成FAP9N-[3-(呋喃)丙烯醇酰]-2-苯丙氨酸)和GG(双甘氨肽),从而在340nm处发生吸光度的变化。在波长340±20nm处吸光度变化的大小,与样本中的ACE含量成正相关。
临床应用
- ACE最先被熟知是因为其调节血压的功能。缓激肽是一种活性肽,有扩张血管的作用,ACE在体内可以降解缓激肽,使血管舒张剂(舒缓肽)失活,扩张血管的作用减弱,使得血压升高。ACE就是通过这样来使缓激肽失活并且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达到升压的效果[1]。治疗高血压有50%以上的降压药(如西拉普利、卡托普利等)是ACE活性抑制剂,这些药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如皮疹、眩晕、少尿、高血钾、下肢水肿等,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通过减少药量来控制。但减少药量必须视ACE的浓度来决定。所以,ACE活性的监测对高血压患者用药量的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 ACE活性升高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所以,对冠心病患者采用ACE浓度监测是防止心肌梗死的有效措施。
- ACE 与糖尿病肾病:运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风险以及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1]。
- ACE与其他疾病:肝硬化患者升高,肝外阻塞性黄疸下降;艾迪生病患者明显升高; 尿路感染、肾结石ACE活性升高; 甲亢患者ACE活性升高。
适用科室
适用科室 |
对应症状 |
心血管内科 |
ACE活性的监测对于高血压患者用药量的控制非常必要,尤其是在使用ACE抑制剂治疗高血压时 |
呼吸内科 |
ACE检测对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结节病的诊断和监测。在肺结节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ACE水平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
肿瘤科 |
在肺癌和肺肉瘤等疾病中,ACE活性的变化与疾病的预后相关 |
内分泌科 |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中,ACE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疾病状态有关 |
消化内科 |
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肝脏疾病中,ACE水平的测定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
参考文献
[1] 黄妙恩, 罗辉,and吕应年,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相关疾病的关联机制.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3.41(3):p.335-339.
指南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