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共议前沿技术与区域健康战略融合:中生精准医学研究中心联合中生精准医学检验实验室主办的“精准医学检测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5-09-09 11:18
来源:
2025年9月7日,由中生精准医学研究中心联合中生精准医学检验实验室主办的“精准医学检测高峰论坛”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权威学术报告与前沿实践案例,致力于推动“前沿科技”与“区域健康战略”的精准对接,打通科研成果惠及民生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国际领先的基因组学、大数据算法及甲基化早筛技术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陈润生院士作报告
陈润生院士作报告《大数据与精准医学》
首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以《大数据与精准医学》为题作大会首场学术报告。陈院士指出,精准医学研究已经成为新一轮国家科技竞争和引领国际发展潮流的战略制高点,精准医学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孕育巨大的市场空间。而精准医学的核心在于数据驱动,而人工智能大的发展极大的加快了精准医学研究的历程,人工智能和医疗的深度融合,可以极大的提高诊疗的准确度。
“百人计划”专家聂金福教授作报告
聂金福教授作报告《多癌种联合筛查研发进展与临床应用》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研究员聂金福教授作《多癌种联合筛查研发进展与临床应用》的学术分享。聂教授介绍了目前中国癌症的患病情况,并且指出早筛现状不容乐观。聂教授指出,“灵、准、早”是好的癌症早筛技术须具备的必要条件,即在癌症发生的早期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到癌症发生。液体活检技术的发展极大的赋能癌症早筛发展,聂教授团队在多癌早筛多联检研发过程中的关键突破与创新实践,形成了一管血多癌筛查+组织定位的多组学联检创新方案。并且通过构建中国人群特异的甲基化指纹数据库,运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显著提升了检测性能,其敏感度与特异性均接近90%,组织定位准确性高达85%。
专家对话
专家对话:精准医疗、大数据应用及甲基化早筛技术
在专家对话环节,聂金福教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兼消化内镜中心汪嵘主任,山西白求恩医院综合医疗科主任医师陈园主任,围绕精准医疗、大数据应用及甲基化早筛技术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专家一致认为,癌症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大幅节约医疗支出,一例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费用往往可用于数百至上千人次的早筛,显著减轻医保与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可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早期癌变多可通过微创手术实现治愈,患者康复迅速,有助于继续贡献社会价值。相反,晚期癌症治疗过程痛苦且社会代价高昂。因此,推广多癌种早筛并非单纯成本支出,而是一项具有高度成本效益的战略投资,代表着医疗支付模式从“为治疗付费”向“为健康付费”转型的必然趋势。
精准医学检测高峰论坛大会合影
从陈润生院士的“大数据+AI”未来,到聂金福教授一管血筛查多癌的“中国方案”,再到专家对话中“为健康付费”的共识,这场跨越“院士成果—临床一线”的精准医学盛宴圆满收官。这不仅是一场学术与临床的对话,更是一次面向“健康中国2030”宏伟蓝图的有力呼应。我们正步入一个以数据驱动健康、以科技重塑医疗的时代——精准医学不再只是技术愿景,已悄然落地成为推动全民健康覆盖、实现疾病防控关口前移的核心引擎。
上一页
上一页
其他内容